到2020年,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明显改善。
小道子边防派出所所长刘延坤说,斑海豹很敏感,基本上无法与人近距离接触。200多只可爱的斑海豹,如今正在辽河入海口处活动。
盘锦市边防支队干事张峰告诉记者,边防有执法权,渔政有船只工具,志愿者协会有专业的救助知识,三家联合在一起,才能保护好斑海豹,少了哪个都不行。让老赵忧心的还不只是石油勘探开发。这个长廊正好穿过斑海豹的栖息带,如果它们受到惊吓,就会放弃这个家,不会再回来了。为防止有人捕猎在岸滩上栖息的斑海豹,边防官兵会定期到海边进行巡护,同时还到海域周边饭店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储藏及餐桌食用斑海豹肉的情况,以遏制捕食斑海豹的现象。通往斑海豹保护核心区的小路上立着警示牌,不远处的铁塔就是一个钻井平台。
在这个远离盘锦市中心80余公里、孤零零立在海岸边的活动板房里,老赵和他的同事们3个人一班,轮流值守,每次一住就是一个礼拜。据了解,近年来,边防官兵和志愿者们曾多次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成功救助起斑海豹,7年来,已经有28只斑海豹获得了救助。与前次回复简单地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属于国家秘密不同,环保部此次给出了暂时按国家秘密进行管理的较详细理由。
据公开资料,该调查已于2010年前全部完成。决定书称:环保部正在对调查的部分问题进行核定,在问题尚未核定清楚之前,对有关数据信息以相关规定暂时按国家秘密进行管理。但同时表示,经过进一步的核定详查,会公布相关调查结果。董正伟表示,此决定书纠正了此前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信息属于国家秘密不予公开的答复,确认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
基于以上,环保部认为,之前对律师信息公开申请的回复即《23号告知书》中第二项称土壤污染信息属国家秘密,是合法的。《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已组织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报告和专题报告。
既维持了面子,同时留有一些余地。最后,环保部表示,将实事求是地向社会公布土壤污染的情况。环保部接着表示,按照国家秘密管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的依据为《保密法》、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保密局联合制定的《环境保护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环发[2004]187号)、《关于规范涉密文件资料定密解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37号)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决定书末尾,环保部不再强调国家秘密,又称关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信息,环境保护部应当向社会公开。
随后,董正伟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指出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不公开相关信息数据的行为违法,并要求环保部继续公开相关信息。2013年5月7日,环保部在一份行政复议决定书中再次强调,依据有关保密法律、规章,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暂时按国家秘密管理。该部还表示,目前正在对全国污染状况调查的部分问题进行核定,对重点区域,特别是耕地还需组织开展进一步详查。环保部称,相对水体和大气污染而言,土壤具有不均匀性的特点,完整、准确、详细地掌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2013年1月30日,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向环保部提出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相关信息。此后虽经媒体和公众几番追问,调查结果一直没有公布。
5月7日,董正伟收到环保部编号为环法[2013]34号的行政复议决定书。董正伟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认为,此决定书中的一些说法自相矛盾,一方面坚持要把土壤污染信息按照国家秘密管理,另一方面,又在公布信息的说法上有一些松动。
2006年7月起,环保部联合国土部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亦是中国首次开展的土壤污染普查,目的是摸清全国土壤污染家底,以便展开防治、立法等诸多工作。对国家秘密说法,变成暂时按国家秘密管理,董正伟强调,《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并没有暂时按国家秘密管理的级别2013年1月30日,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向环保部提出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相关信息。董正伟表示,此决定书纠正了此前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信息属于国家秘密不予公开的答复,确认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随后,董正伟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指出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不公开相关信息数据的行为违法,并要求环保部继续公开相关信息。但同时表示,经过进一步的核定详查,会公布相关调查结果。
此后虽经媒体和公众几番追问,调查结果一直没有公布。董正伟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认为,此决定书中的一些说法自相矛盾,一方面坚持要把土壤污染信息按照国家秘密管理,另一方面,又在公布信息的说法上有一些松动。
该部还表示,目前正在对全国污染状况调查的部分问题进行核定,对重点区域,特别是耕地还需组织开展进一步详查。对国家秘密说法,变成暂时按国家秘密管理,董正伟强调,《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并没有暂时按国家秘密管理的级别。
最后,环保部表示,将实事求是地向社会公布土壤污染的情况。环保部称,相对水体和大气污染而言,土壤具有不均匀性的特点,完整、准确、详细地掌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决定书末尾,环保部不再强调国家秘密,又称关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信息,环境保护部应当向社会公开。既维持了面子,同时留有一些余地。环保部接着表示,按照国家秘密管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的依据为《保密法》、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保密局联合制定的《环境保护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环发[2004]187号)、《关于规范涉密文件资料定密解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37号)等。据公开资料,该调查已于2010年前全部完成。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已组织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报告和专题报告。2006年7月起,环保部联合国土部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亦是中国首次开展的土壤污染普查,目的是摸清全国土壤污染家底,以便展开防治、立法等诸多工作。
环保部称,中国土壤环境保护管理基础薄弱,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完成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属于普查性质,受客观条件的限置,调查样点较疏,以耕地为例,每8公里乘8公里的网格(即64平方公里,也就是6400公顷)布设一个点位,只能从宏观上反映中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2013年5月7日,环保部在一份行政复议决定书中再次强调,依据有关保密法律、规章,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暂时按国家秘密管理。
5月7日,董正伟收到环保部编号为环法[2013]34号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与前次回复简单地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属于国家秘密不同,环保部此次给出了暂时按国家秘密进行管理的较详细理由。
基于以上,环保部认为,之前对律师信息公开申请的回复即《23号告知书》中第二项称土壤污染信息属国家秘密,是合法的。一个月后,环保部以土壤污染调查数据属于国家秘密为由,拒绝了其信息公开申请。决定书称:环保部正在对调查的部分问题进行核定,在问题尚未核定清楚之前,对有关数据信息以相关规定暂时按国家秘密进行管理气候科学家们表示,目前燃煤发电仍然占据电力生产的主导地位,再加上各国政府未能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因此在本世纪内将全球温升幅度控制在2℃的目标已经越来越变得遥不可及。
此外,全球新核电厂的建设远远落后于预定目标,生物燃料的生产也停滞不前。在美国,页岩气技术的发展已经促使煤炭向相对更为清洁的天然气进行转变。
国际能源机构表示,在2000年至2010年间,燃煤发电增长了45%,而同期非化石燃料发电的增长率仅为25%。由于全世界仍然依赖化石燃料,因此碳捕获和存储技术的部署变得至关重要,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商业化的碳捕获和存储设施投入运营。
不过国际能源机构也看到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例如从2011年到2012年,相对较为成熟的光伏太阳能和风能分别增长了42%和19%。但在欧洲等地区,煤炭的使用量依旧大幅飙升,燃料发电在发电组合中的比例不断增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